尹喜知道无法挽留,只能默默叹气,他是真的很是敬佩面前这位。他转念一想,即便留不住人,那就留下点东西也是好的,随即开口道:“先生可否留下一篇佳作以警世人?”
李耳听闻若离之言,眉头微蹙,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洞察着古今未来的奥秘。
尹喜见状,连忙命人取来笔墨纸砚和桌椅,并恭敬地负手立于案头。
若离见李耳并未有提笔之意,便主动请缨:“既然先生有此宏愿,那若离便斗胆替先生执笔,以传先生之道。还请大人移步至远处,稍候片刻。”
尹喜闻言,立刻退至一旁,给若离留下了一片静谧的空间。李耳则静静地站在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天际,思绪万千。
待身边再无旁人打扰,李耳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想写些什么?”
若离恭敬地回答:“这要看先生心中想留下些什么了。”
李耳轻叹一声,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超脱:“哎……这世间已无可让我眷恋之物,唯余这道与名,尚存于心。”
若离闻言,心中一动,试探性地问道:“先生就没有什么想对世人说的吗?”
李耳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仿佛在内心深处与自我进行着深刻的对话。
终于,他开口了,一字一句,掷地有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番话,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若离的心间。
只见若离轻提笔端,那笔锋犹如灵蛇出洞,又似蛟龙入海,在纸面上游走自如,一气呵成。
不过片刻,纸上已是洋洋洒洒,密密麻麻的文字,宛如群星璀璨,交相辉映。
然而,他并未就此停笔,而是继续挥洒,将自己自幼熟稔于心的《道德经》上篇,一字不落地默写了下来。
从此,这篇《道德经》上篇便流传于世,成为了千古不朽的经典之作,引领着无数人在探寻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李耳与若离的名字,也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之上。
李耳在一旁,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