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贾卫东结识了这对母女。通过交谈,他了解到了她们令人心酸的遭遇。中年妇女叫曹庆明,四十三岁,老家在谷城县,在这偌大的武汉城,她唯一的亲人就是年仅九岁的女儿曹静。多年前,曹静刚出生不久,丈夫便狠心地与她离了婚,仅留下四千元抚养费后便一走了之,不久后还因病离世。祸不单行,1993 年,曹庆明所在的湖北省建筑总公司二公司因效益不佳,她也无奈下岗。为了维持母女俩的生计,为了能让女儿继续上学,她只能在这学校食堂前摆起水饺摊,起早贪黑,挣着微薄的收入,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贾卫东听完她们的故事,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天晚上,他躺在宿舍的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曹庆明母女俩那无助的眼神和窘迫的生活场景,一个坚定的想法在他心中逐渐成型:他要帮助这对母女走出困境。
第二天一大早,贾卫东不顾身体的疲惫,径直跑到医院,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告诉了曹庆明:“曹大阿姨,我昨晚想了一夜,准备搬到您家去住。这样一来,我可以帮您做些家务,下午还能去接放学的曹静,您就能多些时间去挣钱了。”曹庆明闻言,眼中满是惊讶与感动。这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大学生,昨天才刚为女儿垫付了医药费,今天又提出这般贴心的帮助,这让她如何是好?可贾卫东态度坚决,曹庆明拗不过他,只得答应让他帮忙照顾到曹静病愈为止。
其实,贾卫东自己的家境也并不宽裕。他来自山东农村,家中父母每月省吃俭用寄来的三百元生活费,自此便都成了曹家的生活开支。为了节省开支,贾卫东每天下课,都会徒步三公里去曹静的学校接她回家。晚上,他又会主动帮着曹庆明包饺子,只为让她第二天能多卖点钱。不仅如此,贾卫东还盯上了曹庆明屋后的一块荒地。到了星期天,他不顾身体的劳累,甩开膀子,一镰刀一镰刀地割掉杂草,一锄头一锄头地开垦土地。在他的辛勤劳作下,不久,那块荒地便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蔬菜园,为曹家节省了一笔买菜钱。
1995 年的寒假,贾卫东做出了一个暖心的决定——带曹静回山东老家过年,好让曹庆明能安心做生意。回到老家,贾卫东向善良淳朴的父母讲述了曹静母女的悲惨遭遇。父母听后,十分动情,不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