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13章 文叔本意荐国昌,事违人心凉(2)(1/8)
    且说黄庭坚出宫之后即去寻那苏轼,告知入宫的点点时事。

    黄庭坚说道“苏翁,今日入得宫中,与官家高论时事,并与赵煦私议天下。”

    苏轼急忙问道“结果如何?”

    黄庭坚答曰“官家之意尚不明了,只是官家惧怕人臣结党,又复新旧之争,但是赵煦却意在早日亲政,希望我等协助之。”

    苏轼道“我早料到赵煦会如此心急,已经等了七八年了,何至于再等上一两年。官家所言结党乃是古今官者都在意之举。吾等皆不为钱财所困,未必会成奸佞之徒。”

    黄庭坚回道“纵观前志,诸如王公,身正也未必能撑起一道江山。”

    苏轼对曰“是啊,自古变革皆耗费人心,甚至殒身折命。这未来之势未必真如我等所料。”

    黄庭坚说“赵煦深宫寂寥,且无人诉说,因此心急,目前赵煦最多见的是赵挺之和蔡卞,此二人如有悖逆,恐会乱其心志,赵挺之寂寂无名,不知其心所向,蔡卞有大才学,但也并非能入吾等之列,或会与吾等为敌。王公新政,得神宗皇帝全力支持,尚且不了了之,我害怕将来赵煦之力未必能比得上先皇帝。”

    苏轼道“吾等既然选择了为朝尽忠,当不惧此难,且尽人事听天命。官家可有言关于出兵之事?”

    黄庭坚回道“官家所言出兵皆无关痛痒,这些深宫居久之人,哪里懂得国之存续不仅毁在于内,更毁于外。其所言与前番并无出入,可依前例而行。”

    苏轼则道“闻当今出兵在即,官家心却不顾。汴京繁务只缠于老臣一身,鲁直可有通知李格非速速归来,以入官道,速解我等燃眉之急。”

    黄庭坚对曰“我数日前以苏翁笔锋书信于李格非,如若与我所料,李格非现今已在路途,不日便可赶到汴京。”

    苏轼道“如此甚好。”

    话说李格非与唐国昌此刻也确实正在路途,接到苏翁急招,不敢怠慢,星夜兼程,日行几十里。历城与汴京相距数百里,李格非更是来来回回数次,轻车熟路的,而对于唐国昌虽然未有来往,但是跟随李格非,亦无所惧哉,正是第四日午后时分,李格非的马车入得陈桥门(汴京东北方向的城门)。一入此门,便入得锦绣之城,此时正值夏初时节,林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