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向太后下朝后回到后宫,内心极为不满,心想自己曾经在高太后执政时事事小心,不敢僭越,皆因苏轼范纯仁之流看不上自己,如今自己当政,这些人还不顺遂,真是气愤不已。然而她也深知自己在朝中根基不深,最紧要还是扶植自己的“党羽”。太傅赵挺之虽然常和赵煦在一起,但是貌似没有什么政治倾向,倒是可以一用,于是她的眼角邪魅的笑了一下,令内侍去传话“快去请太傅赵挺之入宫,就说哀家有关皇帝的学问之事相问。”
那太监随即前去找赵挺之。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赵挺之来也。
赵挺之问道“官家招下臣前来有何事宜?”
向太后当然不可能直白的说自己需要党羽,于是婉转相问“赵太傅,汝也曾为右仆射,朝中事情,当断的一二。皇帝今朝已经年长许多,不知其才智是否可以独挡天下。”
赵挺之则苦笑的回曰“官家,臣之右仆射乃是虚设,并未握其权柄!臣乃一心只为帝师,从未有过要君宰天下的想法。如今皇帝年轻气盛,但是羽翼未满,不能付之大任。可是又自古君王年少登基者也不在少数,以煦君之年,君临天下也未尝不可!”没错,赵挺之这话说的模棱两可,可以说毫无观点可言,赵挺之就这样不清不楚的回应了向太后的话。
向太后一脸尴尬,因为她可不想得到这个答案,于是顾左右而言它曰“赵太傅,汝在今日朝会上言出‘可杀那个西夏人’,我倒是很想听听你的见解。”
赵挺之回应道“官家,西夏之人个个草莽,无情义可言,杀一人并不会有人感念其死生,只会惧怕我大宋之威严,所以下臣以为此正是杀鸡儆猴的好时机。”
向太后急忙应声“赵太傅所言,正合我的心思。”向太后对赵挺之微微一笑,又道“那么朝中与你有相同意见的不在少数,可否一一讲来听听。”
赵挺之突然明白是自己在朝上和向太后意见一致,太后想拉拢自己,于是也很识趣就顺了向太后的意思,言“官家高见,与臣有相同意思的除了同为太傅的蔡卞,还有蔡卞之兄蔡京,内侍府官童贯(其实是个太监),大理寺评事张若年等。”
向太后道“以你之见,这些人之间,以蔡卞职属最为高阶,与你相近,是否他持此观点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