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宋歌声声慢 > 第31章 朔风万里征人还,凭君封侯间(4)(1/8)
    高太后见范纯仁说的头头是道,知其更潜行于世,若论政才范尧夫绝对在苏子之上,只是范尧夫就没有苏子这般多的顺从者,然而苏子生性洒脱,真的托付了江山,不知是否是玩票。若真的是玩票,此等江山所托,恐怕亦是所托非人。念及这些,高太后又有点忧心忡忡,不过自打这西征起,苏轼在汴京城行事确实也是兢兢业业,若还不授其官职,也说不过去,于是高太后温声询问苏轼“苏子入宰,可有准备好呀?”

    苏轼笑言“为国效力,本为臣子本分,只是苏某也已年华不少,而且喜荡历于江湖,恐怕难副实事。”苏轼果真也是脑子不好使,本朝最大的官就要落到他的脑袋上,却只顾言快活。

    高太后有点不悦道“苏子之意,似有抗拒呀?有何顾虑,不妨直说!”

    苏轼说道:“非也,苏某并不想抗拒其事,只是前车之鉴,不可不防,王(安石)公所失,皆因反对者势强,司马光所失,亦是因为如此。所以臣若入宰,必依我三大事,一、任贤用能,不忌惮其所过,亦不畏其所旧势,二、摒弃党羽亲眷,三、还政于君。”

    听到这些言语,各人表情各一,首先是高太后疑惑,这苏轼看来早就想好了入主宣德殿的条件。其次是黄履,崔淹等旧党之人心急不知所措,而更严重是的高公绘和高公纪等人的惴惴不安,因为他们就是苏子所提出的明确要摒弃的人,即所谓的“摒弃党羽亲眷”。当然也有高兴者,那就是依然在殿上端坐却无甚发言权的赵煦,不论如何说,这“还政于君”话确实说的十分大胆,也让赵煦心头一热,这是快要自由了。

    高太后对苏轼此言显然格外的反感,因为她自己还想维持现状,或者至少不应该大变,然而苏轼所言却要打破现状,而且已然想好了要掘动这汴京城上好的风烟。高太后先是气了一阵,而后想想,自己年事已经高,身体又不好,何必在乎这些利益,不如就权系苏子,或可看到另一番景象。于是几经权衡之下才说“就依苏子所言!”

    此时朝中大臣议论纷纷,因为苏子所行,向来与官家所悖,这次官家这么爽快的答应苏子的请求真是出乎人的意料之外。此时赵煦倒是耸了耸肩,似有欣喜;高公绘高公纪则蠢蠢欲言,难以掩饰其恐惧之色。

    高太后见众人反应,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