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主的死,还要从女皇说起。
先帝体弱,英年早逝,他膝下就太子一子,病中将朝政托付于女皇,这才有了后来的女皇登基。
两任皇帝虽说不得千古一帝,但也不是胸无点墨的昏君,偏偏正正得负了,生了个蠢儿子宋仁赢。
本给他取名是盼他仁爱子民,诸事得胜,谁知道他送人赢啊。
宋仁赢前头只有个出生一月便夭折的兄长,作为彼时还是皇后的女皇第二子,很小就被立为太子。
自前朝起,皇家对储君的培养便极其严苛,毕竟是为了养一个一国之君啊。
可不像小说里的太子皇子,都闲得发慌。
夏国的太子和朝臣一样很忙。
用后世的时间描述,就是早晨三点得起身整理仪容,赶往金銮殿外候着。
五点上朝,从旁学习,朝会短则个小时,如果有什么大事,则会更长。
下了朝由内侍监督读书,先读政治文献,再读史书。
到了中午,除了吃饭,还有骑射习武。
下午则是太傅来讲课,讲的也是对应上午看的,课后温习、练书法,每日一百字,差不多就天黑了。
然后每三天有一日不讲新课,温习前三天的内容。
皇帝时不时要考察,让储君写“命题作文”。
一个人当了几年正经太子,历史方面的知识,一般不会输于后世的普通博士。
储君跟着上朝学习上手之后,皇帝会给储君一些政务练手,时不时出席礼仪大典。
每五日有一日休沐,此时披头散发是失仪,所以基本上一整日待在屋里晾头发,晾干假期就结束了。
宋仁赢好逸恶劳,根本就吃不了这苦。
晚上睡不着,早上睡不醒。
让他学史就打瞌睡,让他看兵书就在书上画小人,让他写政论他就让伴读写了他来抄,气到老太傅被抬进太医院。
让他微服私访就偷偷上青楼进赌坊。
身边人去打点过,人家不敢赢他,他就以为自己是赌神了。
夏国建国以来,便重农业,每年君主与储君会拜访农家、参观农田、亲自劳作。
他就在土里活蹦乱跳,踩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