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用先进技术优化治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保证治疗安全,让传统中医技术在现代社会更具生命力。”
“其二是健康服务,”李炎放下茶杯,继续说道,“其一,大力拓展中医‘治未病’的服务范畴,把中医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理念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依据不同人群的体质差异,像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等,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生理特点,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阶段,精心制定适合他们的饮食和推拿保健方案,到老年人的颐养天年,为他们量身打造专属的养生调理计划,再考虑四季更迭对人体的影响,比如春季养肝、夏季养心、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的中医养生方案,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张轩思索着说:“这确实能让中医更好地服务大众,使中医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康复服务方面呢?中医在康复领域也有很大的潜力吧。”
李炎兴致勃勃地继续说:“没错!其二,强化中医康复服务,充分挖掘中医在慢性病康复、骨伤康复、神经康复等领域的特色优势。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等疗法,帮助慢性病患者改善身体机能,缓解病痛。比如,对于糖尿病患者,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还可以结合中医的饮食调理和运动疗法,为他们制定低糖、高纤维的饮食计划,推荐适合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血糖;对于骨伤患者,通过中医独特的正骨手法和科学的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对于神经康复患者,利用针灸刺激穴位,激发人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助力修复受损神经,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整合各类中医康复资源,构建完善的中医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效果,降低致残率。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中医康复医院,配备专业的中医康复团队,从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到中医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康复服务。”
“最后是产业发展,”李炎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光芒,“一是全力推动中药产业升级转型,从源头抓起,加强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管理。确保每一株中药材都在适宜环境中生长,遵循科学种植方法,严格把控土壤质量、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保障中药材品质稳定。比如,建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