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见亲家母。
杨氏出生名门望族,身上的气势与生俱来,孙月娘倒也不怯场,就是觉得如果初次见面就太过热情的话,对方可能不适应。
于是她微笑着走近杨氏说:“亲家母长途跋涉,舟车劳顿,一定累坏了吧,咱们赶快进屋吧,诗晴在里面等着呢?日盼夜盼终于等到你了,外面太阳大,咱们赶快进屋说话。”
杨氏轻轻点点头,二人并肩往里走,其余众人跟在后面,马车从侧门进府。杨氏边走边打量,
路两旁整整齐齐的种着两排桂花树,树下绿草如茵,再往前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正在盛开的月季,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穿过这片月季花,就到达梅香居门口了,诗晴和瑜姐正侯在那里。
看到母亲和婆婆走过来了,她赶紧牵着瑜姐迎过来,杨氏急忙制止:“别忙,别忙,你看你,日头那么大,不好好待在屋里,出来做什么?”
嘴里说着责怪的话,却也加快了脚步,诗晴挽着母亲,对瑜姐说:“瑜姐,快,快过来见过外祖母。”
瑜姐是在京城出生的,但是一岁多就随父母回了清山县,她完全不记得外祖父母的样子,但是常听母亲提起,原来这位就是外祖母啊,听到母亲的话后她乖巧的行了个礼,“瑜姐见过外祖母。”
杨氏看着像个瓷娃娃的瑜姐,喜笑颜开,她抱起瑜姐,高兴的说:“一晃就快三年了,瑜姐都长那么大了,外祖母都快认不出来了,瑜姐还记得外祖母吗?”瑜姐认真的回答到:“瑜姐能认出外祖母。”
听到这话杨氏有点奇怪,诗晴他们回清山县时瑜姐只有一岁多,那么小怎么会记得,瑜姐接着说:“娘亲说,她和您长得很像,所以只要看到和娘亲一样好看的就是外祖母了。”
听到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瑜姐这小嘴是真甜,一句话让王诗晴和她母亲都高兴。
说话间,大家已经进了屋,屋子里早已布下几个冰盆,一进屋,凉意袭来,满身的暑气顿时消散,
宾主落座,王诗晴和瑜姐重新行了大礼,孙月娘想着这时候应该把时间留给她们娘几个,于是寒暄客套了几句后,就提前离开去准备晚饭了。
她一走,杨氏明显松了一口气,她很不擅长和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身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