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时左右,孙月娘一行人进入了永宁府城门,孙月娘之前没有去过大伯家,她先找到了城里的好客来,跟掌柜的说明身份后,掌柜的急忙过来见礼,
“原来是东家来了,赶快请进吧,”又让小二去安排马车,这个时候已经过了饭点,店里没有别的客人,孙月娘一行人一早起来就一直赶路,早已饥肠辘辘,虽然心中牵挂子惠,但也不急在这一时半会的,孙月娘让掌柜的上了两桌菜。
这时候也不讲究了,什么菜最快就上什么,大家吃完饭后,孙月娘让掌柜的带路去大伯家,平时子惠就住在那里,掌柜的当然知道,子惠大伯家离好客来不远,也就二里路,很快孙月娘她们就到了。
这一片都是一些官员的宅子,大伯家在巷子靠里的位置,门匾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 宋府,这个地方倒也容易找,掌柜的去敲门,不一会,有个小厮来开门,掌柜的和他说了几句话,小厮就飞奔进去了。
很快,里面就迎出一群人,为首的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的妇人,她长得比较圆润,个子不高,但是看着一脸的福相,她身上穿的衣服也比较普通,没有戴很多的配饰,孙月娘猜测这位应该是子惠的大伯母廖氏。
旁边还有两个做妇人打扮的人扶着她,两个人都是三十岁左右,一个高瘦,一个微胖,后面还跟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她头发高高束起,身着一身绯色劲装,手里还抱着一把剑,看起来英姿飒爽,细看的话,眉眼和子惠有点相似。
大伯一家常年在永宁府,孙月娘嫁到宋家后,就只在她和宋玉清成亲的时候见过一次大伯,其它的人她都不认识,只是在和家人的闲聊中得知大伯膝下两子一女,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幺女还未嫁人。
这样看来,扶着廖氏的应该就是大伯家的两个儿媳妇,而另一个姑娘就是大伯家的幺女了,孙月娘正在想着,廖氏已经迎了过来,她拉着孙月娘的手说:“你就是弟妹吧?是收到子惠的信赶过来的吧?你们这速度还真快,这一路吃了不少苦吧,快,快进屋,”
然后又招呼下人安排马车,孙月娘赶紧和廖氏打招呼:“您就是大嫂吧!天天听婆婆夸您贤惠,善管家,还把孩子们教育得很好,今天咱妯娌两终于有机会见面了。”
廖氏听她这么说,脸上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