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少林学起了厨艺
因为没有考上中专和高中,孙少林早早地就在镇上混日子,整天在街上游手好闲、胡吃海喝,在外务工的父母也无可奈何。不过孙少林也并非一无是处,虽然学习课本知识不是他的强项,但是他从小就喜欢钻研厨艺,对各种美食都有着独到见解,只要吃过一家餐馆的菜品,他总能提出中肯建议,镇上的餐馆和夜市摊也经常请他品尝新菜品。
想到这里,正月还没有过完,父母就决定让孙少林跟着镇上一家生意很好的餐馆老板,兼大厨的孙师傅学习烹饪技术。孙师傅本来不想接受孙少林这个徒弟,碍于沾亲带故的关系还是勉强接受了这个徒弟。不过让孙师傅惊讶的是,孙少林仿佛天生具备厨艺天赋,只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切菜的效果就跟普通厨师苦练十几年的水平相差无几。
见孙少林是一个可塑之才,孙师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他把自己五十多年的掌勺经验全都分享给了孙少林。原来孙师傅的年龄已经快到80岁了,他的儿子里面没有一个人愿意学厨师,眼看一身厨艺就要失去传承人,孙师傅整天闷闷不乐,而孙少林的出现恰好解决了孙师傅这一烦恼。
两个月过后的一个星期六,孙师傅决定考一考孙少林,他让孙少林做一桌当地红白喜事的菜品,要求有凉有热、有荤有素、有蒸有炖、有炸有炒,正好孙师傅下午就要招呼一桌客人,自己也不想做,他就把任务交给了孙少林。
想到终于有自己表现的机会了,孙少林当然是格外珍惜,除了准备一些家常菜食材之外,孙少林还准备了一些镇上的特色菜食材。为做好酸辣茴香小鱼这道菜,孙少林一大早就去西江河边等着,渔民们晚上会捕捞酸辣茴香小鱼所需的沙棒子鱼。因为这种鱼白天会趴在河底的沙滩上,只有晚上才会觅食,捕捞起来费时费力。沙棒子鱼只有一根主刺,而且肉质鲜美,用菜籽油一炸,就是不炒也是当地一道独特美食。
在镇上,做大席菜必定少不了梅菜扣肉这道菜,这道菜好吃的秘诀就是肉必须选用当地农户散养的黑猪,但是这种猪生长慢,且食量比较大,农户大多不愿意养。不过这种猪的肉质紧实、味道鲜美,用来做梅菜扣肉再合适不过。
好在孙少林平时闲来无事,养了三头黑猪,他把镇上餐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