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风骨不减当年啊!御史台这半年的政绩,都多亏了侯府。”蔡御史说完,对他眨了眨眼睛。
杨琛一脸莫名其妙。
御史台的政绩,关他何事,他只举报过罗驰养外室的事情啊?
这也能撑起御史台半年的政绩?
他摇了摇头,大步走向大殿。
“陛下,太子早已经及冠,但太子妃之位至今空悬,老臣以为,为保社稷延续,应早日确定太子妃人选。”
崔絮拿着笏板,走到大殿中央。
因登闻鼓一事,崔兰香牵涉其中。
但昨天晚上,崔府已经给靖北侯府送上了双倍的金银赔偿。
此事已经了结。
可崔兰香立为太子妃的折子却迟迟未下。
迟则生变。
崔氏一族为太子妃之位,筹谋已久,不能在最后关头生出祸端。
因此,即便知道自己的催促可能会让皇帝不喜,但崔氏一族势大,皇帝心有忌惮,没有由头,也不会直接反驳。
崔絮笔直地站在殿中。
皇帝看着崔絮,拧着眉头,正欲开口时。
“陛下,微臣有要事启奏。”蔡御史一开口。
皇帝面上一喜,“爱卿所奏何事?”
“陛下,微臣要参崔太傅,教女无方,欺压他人!”
蔡御史此话一出,朝堂瞬间就炸了。
“蔡御史,请不要捕风捉影,昨日登闻鼓一事,小女已经与侯府达成和解,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世子,你说呢?”
崔絮不满蔡御史拿此事做文章。
他看向杨琛。
杨琛只得走到大殿中来,“太傅所言不虚。”
“陛下,蔡御史闻风而奏也要讲究事实与证据。”崔絮一脸义正言辞,从容不迫。
皇帝的眼神扫过崔絮,落到了蔡御史身上。
“陛下,登闻鼓一事,不过是其中一件。这些年,崔氏女崔兰香多次仗势欺人,蛮横无理。”
蔡御史拿着笏板,义愤填膺,“陛下,不是所有人都像靖北侯府杨小姐那样勇敢,能将崔兰香的劣迹说出来。”
一些大臣一脸不解。
崔兰香不是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