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些都只是做个样子,为了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已。
渊儿从不被先帝看重的皇子走到今日这个位置,其艰难险阻程度,她看在眼里。
所以有些事,她能做,但别人不能。
她不能让文武百官、天下间的黎民百姓留下拿“孝道“,拿“她”戳他的脊梁骨。
太后坐得笔挺的身子微微松懈,似妥协般开口:“派人去御前看看皇帝忙不忙吧。不忙叫他来哀家这里一趟。”
到底是母子连心,太后话音刚落下,一小太监匆匆走了进来。他虽然走得急,但规矩半分没少。到了太后跟前,他撩起衣裳往地下一跪,垂着脑袋道:
“启禀太后,皇上到了宫外。”
小太监没敢用“候”着这个词,只说是“到了”,毕竟这天底下间还没有人能叫皇上等候,就连太后也不能。
太后闻言一怔,喃喃自语道:
“皇帝来了?“
显然她没料到她不去请皇上,皇上会过来见她。倒是竹青先一步回过神,她笑着看向太后道:“何止太后不想让皇上难办,皇上这心里呀,同样敬着太后您呢。您瞧,这不您刚提起,皇上就来了么?”
此话一出,太后果然高兴了不少。
“你就替他说话吧。”
太后睨了竹青一眼,语气中虽然还有些不满,但她浑身气息比方才轻快了不少。
竹青敛下眉眼,不卑不亢地恭维道:
“太后娘娘明鉴,奴婢是什么人,您还不清楚么?这哪里是奴婢替皇上说话,分明是奴婢实事求是罢了。皇上为何不直接进来,还不是担忧您不愿见他么?所以他才等在了慈宁宫外面。”
太后没再反驳什么,朝着小太监摆了摆手,“快去请皇上进来吧。”
竹青见状松了口气儿。
这天家母子与寻常人家不同,总僵持着也不是个事儿。她伺候太后多年,别瞧着太后妥协了,愿意主动放下身段去请皇上,可她这心里始终憋着股劲儿呢,只不过碍于寿辰在即,不能叫皇上身上落了污点。
一旦寿辰过去,太后恐怕还会想起此事儿,到那时,她憋着的劲儿只会愈演愈烈。
不过好在皇上今日没等慈宁宫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