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又到秋天我们孙秀才成为13岁的宝宝了,还有不到两年就要乡试了。
这几个月她找媒婆隐晦的提过想与能拿钱供她儿子继续科考的人家议亲,盛家也如她所愿上钩了。
两家议亲时族长还找过她,意思就是瞧不上商贾人家。
孙母非常直白的说,没有钱别说考举人了读书都是问题。盛家拿钱 她娶人家姑娘,公平交易,合情合理。
族长能怎么办呢?谁让孙家穷了。举全族之力供一个人读书都做不到。
孙秀才与盛家的婚事就这么订了下来,盛家拿钱给孙秀才读书科考,乡试过后两个孩子16岁成婚。(我私设孙秀才和盛淑兰同岁)
盛家倒是想早点成婚,孙秀才眼看着学问日益精进,中举可能性极大。但是没办法,两个孩子小呀!盛淑兰还没及笄呢。
议亲结束后盛家就给孙家母子换了三进院子的大宅子,配备了一应女使婆子。
盛家如此高调是怕孙秀才中举后悔婚,现在整个宥阳都知道孙秀才靠着未来妻家拿钱读书生活,如果科举后悔婚那名声也别要了。
但原剧中孙母和孙秀才两个蠢人可是被捧的看不清楚,还以为自己多优秀人家够着他呢。
转眼间到了孙秀才15岁的七月份,下个月就是秋闱了,天气热又乡试在即,烦的孙母每天都吃不下去饭。比自己高考时还紧张,毕竟这可没有剧情了,不知道会不会过。
这两年有盛家送来的女使 婆子,孙母每天不是琢磨怎么教育孙秀才了,就是让123帮忙看着汴京盛家。
汴京盛家的盛长柏,盛长枫今年都要参加乡试。按照规定他们是要回到祖籍宥阳老家这边参加乡试的。
看剧可以知道这两个人可是都过了的,三年后他俩可就要参加会试的,竞争对手又多了。
果然没过两天盛家就传来消息,盛家汴京来的两个哥要参加乡试,盛家在府城有宅子。想让孙秀才和他们两个一起住,能互相照顾一起讨论学问。
孙母想着让孙秀才去和盛家的两个儿郎接触一下也好,看看这两个同龄人的学问,省得骄傲。尤其是盛长柏那可是原剧中的好男人。(私设盛长柏和盛长枫同龄,比孙秀才大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