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早晚会爆发。
而周书行并不是个爱讲道理的父亲,他虽然对原主很好,是他人品好,他的家庭也三观正。
说实话,他也有农村父亲的通病。
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两个儿子调皮,他的方法是,狠狠打一顿,记住了就不会再犯错,根本不跟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做错了什么,要怎么改正。
而他的两个孩子同样的错误可犯了不少回。
为了不被打,孩子甚至已经学会撒谎了,因为没人跟他们解释哪里做错了,他们不认为自己错了。
而周书行根本没有问过孩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更没有引导孩子改正,导致同样的错误犯了一次又一次。
棍棒教育根本没有作用。
父亲的局限性会影响孩子的思维,也会影响孩子将来的成就。
周书行明显是没当回事:“咱们庄稼人,有多大碗吃多少饭,不管时代变得再快,总归是饿不死。”
他现在有地了,只要肯干,总不会让媳妇孩子们饿着。
苏毓:……现在是刚刚温饱,没两年就要讲究生活质量了,生活质量上去了,思想会完全不一样。
李知星见娘有想法,顺着问:“娘,你说咱们要是做生意要做什么好?”
周书行刚想说别闹了,就被李知星用眼神制止了。
不管是娘想聊天,还是真的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听着就是了,做不做还不是要他们自己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