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1章 (20)藏府病症对照表:从脉浮大到身色青赤的警示(1/6)
    原文: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属府者,不令溲数。溲数则大便硬,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脉迟尚未可攻。

    在中医理论中,“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藏者,攻之,不令发汗”这句话,蕴含了深厚的医学智慧与辨证施治的原则。

    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脉浮而大,通常意味着病邪在表,正气抗邪于外,是外感病初期的常见脉象。然而,当这种脉象伴随着“心下反硬”的症状时,情况就变得复杂了。心下反硬,可以理解为上腹部有硬满不适的感觉,这往往提示着内有实邪阻滞,或是气机不畅,或是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

    接下来,“有热属藏者”,这里的“藏”指的是人体的内脏,特别是与消化、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如胃、肠、肝等。有热属藏,意味着这些内脏有热邪内蕴,可能是实热,也可能是虚热,但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说明病情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体表,而是深入到了内脏层面。

    面对这样的病情,治疗策略应当是“攻之”,即采用攻邪的方法,如清热泻火、化痰逐饮、活血化瘀等,以祛除体内的实邪或热邪。同时,“不令发汗”则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即在外感病初期,若邪已入里,或内有实邪的情况下,不宜再单纯使用发汗的方法,以免耗伤正气,或使邪热内陷,加重病情。

    在中医理论中,“属府者,不令溲数”这句话,主要讨论的是病邪侵犯人体脏腑时,治疗应注意的原则。其中,“府”在中医里多指六腑,即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具有受盛和传化水谷的生理机能。

    “不令溲数”,指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不应使患者的排尿次数过于频繁。因为排尿过多,往往会带走体内大量的水分和津液,这在中医看来,是会导致体内阴液亏损的。当阴液不足时,大肠就会失去滋润,从而出现大便干燥、坚硬的情况,即“溲数则大便硬”。

    “汗多则热愈,汗少则便难”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汗液排出与病情的关系。在中医看来,适度的出汗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热邪和毒素,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即“汗多则热愈”。但如果出汗过少,或者汗液排出不畅,就会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