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2章 (5)中医望诊实战:从坐卧行走到言谈举止,洞察病兆(1/2)
    原文: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

    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之一。

    “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医生为病人把脉时,如果病人表现出一种轻松、自然的状态,甚至有点打哈欠或者困倦的样子(这里的“欠”可以理解为打哈欠或者呼吸不畅的轻微表现,但在这里用作形容病人的轻松状态,可能是一种较为夸张或形象的说法),那么这通常意味着病人并没有严重的疾病。因为只有在身体相对健康、气血流畅的情况下,人才会表现出这种自然的生理反应。

    而“脉之呻者,病也”,则是说,如果医生在把脉时,感觉到病人的脉象呈现出一种异常、不流畅或者痛苦的状态(这里的“呻”可以理解为脉象的异常波动或者病人的不适感受),那么这往往意味着病人存在某种疾病。因为脉象的异常往往能够反映出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不畅或者脏腑功能的失调。

    当然,中医的诊断并不仅仅依赖于脉象,还需要结合病人的症状、舌象、面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但无论如何,脉象作为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重要性都是不容忽视的。

    原文: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

    这句话似乎融合了中医的一些诊断理念与民间观察人体行为以判断健康状况的传统智慧。虽然它并非现代医学体系中的标准术语,但我们不妨从传统文化和中医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其含义。

    “言迟者,风也”,这里的“风”在中医理论中通常指的是外感病邪的一种,如风邪。这句话可能意味着,如果一个人说话语速缓慢、反应迟钝,可能暗示其体内有风邪入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了精神状态和语言功能。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传统观念,并非现代医学的直接结论。

    “摇头言者,里痛也”,这句话则是在描述一种疼痛状态下的行为反应。里痛,指的是身体内部的疼痛。当一个人因内部疼痛而难以忍受时,可能会不自觉地通过摇头、摆动身体等动作来试图缓解或分散注意力。这种行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

    “行迟者,表强也”,表强,可以理解为体表的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