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抟,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成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脉浮而大”,这里的“浮”指的是脉象轻按即得,如同浮在水面,通常表示病邪在表,或是正气抗邪于外;“大”则指脉象宽大有力,往往反映体内气血充盛,或是正气与邪气斗争激烈的状况。
“浮为风虚,大为气强”,进一步解释了脉象浮大的原因。风虚,即外感风邪而正气相对虚弱;气强,则表明体内正气旺盛,或是邪气盛而与正气抗争激烈。
“风气相抟,必成隐疹,身体为痒”,是说当外风与内气相互搏击时,容易引发隐疹,即现代医学中的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瘙痒难忍。这里的“痒”是风邪外泄的一种表现,故又称“泄风”。
“久久成痂癞”,指的是如果隐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能会逐渐演变为更为严重的皮肤病,如痂癞(一种严重的皮肤病,现代医学中可能对应着某些慢性皮肤病或皮肤感染)。
“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则描述了痂癞等严重皮肤病可能导致的身体症状,包括眉毛和头发稀疏,皮肤上出现干燥、脱屑的疮口,并伴有腥臭气味。这些症状的出现,往往意味着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治疗这类皮肤病,通常需要祛风解表、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等方法,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同时,患者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以辅助治疗和预防复发。
原文: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这一描述,我们可以从中医的角度进行解析。
“寸口脉弱而迟”,这里的“弱”指的是脉象无力,缺乏应有的力度,通常表示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弱;“迟”则是指脉象跳动缓慢,低于正常节律,往往反映体内阳气不足,或是有寒邪侵袭。
“弱者卫气微”,这里的“卫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