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的记载。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通过切脉诊断疾病的情况,并指出了相应的病情预后。
“大而紧”是对脉象的描述。大脉通常指的是脉象洪大有力,可能表示体内气血旺盛或者病邪亢盛。紧脉则是指脉象紧张有力,如绷紧的琴弦,可能表示寒邪侵袭或者疼痛等症状。
“当即下利”描述的是病情表现,即患者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腹泻通常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可能是由于寒湿邪气侵袭脾胃,或者脾胃本身虚弱,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所致。
“为难治”则是对病情预后的判断。这里的难治并不是说无法治疗,而是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更加精细的辨证施治和更长的治疗时间。
对于这种情况,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比如,如果判断为寒湿邪气侵袭脾胃所致的腹泻,可能会采用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的方剂进行治疗。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以及体质、年龄、病程等因素。在面对类似“趺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的病情时,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客观的态度,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
原文: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
“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这句话,描述了一种通过切脉诊断并结合症状分析病情的情况。下面我将逐一解释这句话的含义。
“寸口脉弱而缓”,寸口脉是中医切脉时常用的部位,位于手腕部,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搏动处。弱脉指的是脉象细软无力,可能表示体内气血不足或者阳气虚弱;缓脉则是指脉象和缓,不急促,可能表示正气尚足,但也可能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有关。
“弱者阳气不足”,这里的“弱”指的是脉象弱,而阳气在中医理论中是指人体内的温暖、活动、向上的力量。阳气不足可能导致身体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