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2章 (23)寸口脉微缓、胃气实与少阴脉弱涩的奥秘(2/3)
性。

    “寸口脉微而缓”,寸口脉是中医诊脉时常选取的部位,位于手腕内侧,桡骨茎突旁。这里的“微”指的是脉象微弱,力度不足;“缓”则是指脉象和缓,不疾不徐。

    “微者卫气疏”,卫气在中医理论中属于阳气的一种,主要功能是护卫肌表,抗御外邪。脉象微弱,往往意味着卫气疏松,即卫气的护卫功能有所减弱,这可能使得身体对外界的抵抗力降低。

    “疏则其肤空”,“肤空”可以理解为皮肤腠理疏松,不够紧致。当卫气疏松时,皮肤的防御能力也会相应下降,容易出现皮肤松弛、易感风寒等问题。

    而“缓者胃气实”,“胃气实”指的是胃的功能强健,消化能力强。脉象和缓,往往反映胃气充实,能够正常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这句话进一步解释了胃气实的具体表现。当胃气充实时,食物(谷)能够被有效地消化,水分(水)也能够被正常地吸收和代谢。理论中分析了胃卫主气的受纳、腐熟水谷的生理功能。

    原文: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少阴脉弱而涩的描述,蕴含了丰富的生理病理信息。“少阴脉弱”,少阴在中医理论中通常与心肾两脏相关联,是阴液、阳气交汇的重要部位。少阴脉弱,意味着这一部位的脉象显得微弱,可能反映出心肾功能有所减退,或者阴液、阳气不足的情况。这种虚弱的状态,往往伴随着人体整体机能的下降,可能表现为轻微的烦躁不安,即“弱者微烦”。这里的“微烦”并非指强烈的烦躁情绪,而是由于体内阴阳失衡,导致的一种轻微的不适感。

    “涩者厥逆”,“涩”在中医脉象中通常指脉象不流畅,有阻滞感,可能暗示着气血运行不畅,或者存在瘀血、痰湿等病理因素。当少阴脉出现涩象时,往往意味着心肾两脏的气血运行受到了阻碍,无法顺畅地流通。这种阻滞状态,如果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气血无法及时到达四肢末端,引发“厥逆”的症状。厥逆在中医中通常表现为四肢发凉、麻木,甚至可能出现疼痛、抽搐等症状,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四肢失去温煦和滋养所致。

    综上所述,少阴脉弱而涩的描述,不仅揭示了心肾功能的状态,还反映了气血运行的状况。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