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2章 (24)肾气微少精血衰,宗气反聚血结心:解读尸厥(1/3)
    原文: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

    这段描述是对一种复杂病理状态的阐述及治疗方案。首先,我们来逐一解析这段文字中的医学术语和概念,再探讨其治疗思路。

    “少阴脉不至,肾气微”,这里的“少阴脉”通常指的是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的经脉,其脉象微弱或难以触及,暗示肾气不足,功能衰退。肾气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繁衍以及水液代谢的重要动力源泉,肾气微则意味着这些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

    “少精血”,精血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精藏于肾,血由心生,精血同源,相互滋生。精血不足,意味着人体的生命力、营养及修复能力都可能下降。

    “奔气促迫,上入胸膈”,描述的是一种气机逆乱的状态,气机本应顺畅流通,但此时却迫急上冲,影响到了胸膈部位,可能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

    “宗气反聚,血结心下”,宗气是由脾胃运化之水谷之气与肺吸入之清气相结合而成,积聚于胸中,主司呼吸与行血。宗气反聚,意味着其正常分布和运行被打乱,血结心下则暗示心下部血液循环不畅,可能有淤血形成。

    “阳气退下,热归阴股”,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温煦、推动的作用。阳气退下,意味着全身或局部的功能活动减弱,热量向下转移至阴股(大腿内侧),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改变有关。

    “与阴相动,令身不仁”,这里的“阴”可能指的是体内相对静止、寒凉的物质或状态,与阳气失衡后,导致身体感觉异常,出现麻木不仁的症状。

    “此为尸厥”,尸厥在中医中是一种急重病症,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并非真正死亡。

    “当刺期门,巨阙”,期门穴位于胸部,巨阙穴则位于上腹部,两者都是调节气血、疏通经络的重要穴位。通过针刺这两个穴位,旨在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尸厥的目的。

    综上所述,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种肾气不足、精血亏虚、气机逆乱、气血瘀滞所致的急重病症,治疗上以针刺期门、巨阙等穴,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