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时有效成分释放。
大枣十二枚(擘):大枣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擘开即用手掰开,利于药效析出,与甘草同用,增强健脾和胃之效。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附子,作为一味药性强烈的中药,其辛甘大热之性,能够迅速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对于阳气虚脱、寒邪凝滞的病症有着显着的疗效。
然而,附子同时也带有毒性,这是不容忽视的。在古代,为了降低其毒性,人们采取了多种炮制方法,其中“炮”制就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方式。通过加热、翻炒等步骤,可以有效减少附子中的有毒成分,同时保留其药用价值。
去皮和破片则是为了更方便地煎煮和发挥药效。去皮可以去除附子表面的杂质和部分非药用成分,使药效更加纯净;而破成八片则能增加药材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和释放,从而提高药效。
当然,尽管附子经过炮制后毒性有所降低,但在使用时仍需严格控制剂量。因为即使是炮制后的附子,其药性仍然十分强烈,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中毒反应。因此,在使用附子时,一定要遵循医嘱,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煎煮和服用。
原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这段描述的是中药煎煮及服用方法,具体来说,是将上述提到的六味药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附子)一同放入锅中,加入七升水进行煎煮。在煎煮过程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会逐渐溶解到水中,而药材的渣滓则会留在锅中。当水被煮剩至大约三升时,就可以将药渣过滤掉,得到的药液就是我们要服用的汤剂。
接下来是服用方法,需要将得到的药液分成三份,每次温服一升。这里的“温服”指的是将药液加热至适宜饮用的温度后服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药液过冷刺激胃肠道,又可以更好地发挥药效。
此外,这段描述还提到了“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意味着这个方剂原本是基于桂枝汤的,只是在其中加入了附子这一味药材。桂枝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功效,而附子的加入则增强了其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