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煎煮时药效的析出。
4 大枣十二枚(擘):大枣,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擘,意为用手将药材掰碎,这样做可以增大药材与水的接触面积,提高煎煮效率。
5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附子,性大热有毒,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炮制后的附子毒性降低,药性更为稳定。去皮、破八片则是为了进一步减少毒性并便于药效的均匀释放。
这剂方剂用于温阳散寒、调和营卫等目的,但请注意,中药方剂的使用需遵循专业中医的指导,切勿自行配伍使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同时,古代的药材计量与现代有所不同,现代使用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换算和调整。
原文: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这段描述的是中药煎服的一种方法,以及对方剂变化的一个说明。让我为你详细解读一下:
“上五味”指的是前面提到的五种药材:桂枝、甘草、生姜、大枣和附子。这五种药材共同构成了这个方剂的基础。
“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是煎药的过程。这里的水量“七升”和最终取得的药液量“三升”都是古代的计量单位,现代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换算。煎药的过程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会溶解在水中,形成药液。通过控制煎煮时间和火候,可以确保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同时避免药液过于浓缩或稀释。
“去滓”则是指将煎好的药液中的药渣去除。药渣是药材煎煮后剩余的固体部分,其中包含了无法溶解的有效成分和杂质。去除药渣可以确保药液更加纯净,便于服用。
“温服一升”是指将药液加热至适宜的温度后,每次服用一升。温服有助于药液更好地被人体吸收,同时避免药液过冷或过热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是对方剂变化的一个说明。原本这个方剂可能是桂枝汤,但在这个版本中,去掉了芍药,加入了附子。这种变化是为了调整方剂的功效,以适应不同的病情。同时,“将息如前法”则是指服用这个方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与桂枝汤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