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退,畏寒肢冷等症状。
“缓者胃气有余”,这里的“缓”并非指病情轻微,而是指脉象和缓。在中医看来,胃气是脾胃功能的重要体现,胃气有余可能表示脾胃功能尚好,能够消化食物,产生气血。但在此语境下,与前面的“弱”脉相结合,也可能暗示着一种相对平衡或代偿的状态。
“噫而吞酸”,噫即嗳气,吞酸则是指胃酸上逆至口中,有酸味。这通常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的表现,可能与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因素有关。
“食卒不下”,指的是食物突然不能顺利下咽,这可能与食管、胃或膈肌的功能障碍有关。
“气填于膈上也”,则是指气机阻滞在膈肌以上部位,导致胸闷、气短等症状。这可能是由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等原因导致的气机紊乱。
这句话描述的是一种阳气不足、脾胃不和、气机阻滞的病情。在治疗上,中医可能会采用温阳益气、和胃降逆、理气宽中的方法,以恢复身体的平衡和和谐。同时,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原文: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抟,肠鸣而转,转即气动,隔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这句话,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一种通过切脉诊断并结合症状分析病情的复杂情况。下面我将逐一解析这句话的含义。
“趺阳脉紧而浮”,趺阳脉如前所述,是中医切脉时常用的部位之一,位于足背动脉搏动处。紧脉指的是脉象紧张有力,如绷紧的琴弦,通常表示体内有寒邪侵袭或者疼痛等症状;浮脉则是指脉象轻浮,易于触及,通常表示正气抗邪于外或者病邪初起。
“浮为气,紧为寒”,这里的“浮”和“紧”分别对应了气和寒两种病理状态。浮脉可能表示气机不畅或者正气抗邪,而紧脉则明确指出了寒邪的存在。
“浮为腹满,紧为绞痛”,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浮脉和紧脉可能导致的具体症状。浮脉可能伴有腹部胀满不适,而紧脉则可能引发剧烈的绞痛。
“浮紧相抟,肠鸣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