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二章 (25)揭秘脉诊:寸口微、尺脉紧,揭示虚损多汗体质(2/3)

    6 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寒气侵袭,脾胃功能受损,胃不能很好地腐熟水谷(消化吸收食物),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导致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能量支持。

    7 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寒气影响到口部肌肉,可能出现说话不利索(口急不能言);同时,全身因寒冷而战栗(战而栗),这是机体在寒冷刺激下的自然反应。

    原文: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濡弱”是中医脉象的一种描述,指的是脉象柔软而无力,通常与气血虚弱、阳气不足等病理状态相关。而“十一头”则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表述,这里的“头”并非指头颅,而是指寸口脉诊中,脉搏跳动的部位或区域。在中医脉诊中,寸口脉被细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着不同的脏腑或生理病理状态。

    “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这句话揭示了中医理论中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在中医看来,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之间通过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当某个脏腑的功能出现异常时,往往会波及到其他脏腑,这种相互影响被称为“相乘”。

    在这个问题中,“五脏六腑相乘”指的是脏腑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相互作用在寸口脉上表现为脉搏跳动的不同区域或“头”。由于五脏六腑的相互作用复杂多变,因此寸口脉上脉搏跳动的区域也被细分为多个,即“十一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十一头”并非一个固定的数字,而是中医脉诊中一种相对灵活、动态的表述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等因素,结合寸口脉的脉象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原文: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成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在中医理论中,脉象是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脉象的阴阳属性及其特征来进行分析。

    我们需要明确“乘腑”与“乘脏”的概念。在中医理论中,“乘”通常指的是病邪的侵袭或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当病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异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