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5章 (3)伤寒病及症状(4/5)
之痛,更是深层次的经络气血受阻所导致的。

    “呕逆”这一症状,就像是战场上的硝烟,它虽不总是主角,但往往能透露出战局的微妙变化。当我们说“呕逆”可能是太阳病中正气抗邪于表,导致里气不和,胃气上逆的表现时,其实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人体内部正邪交争的故事。

    想象一下,当病邪如潮水般涌来,侵袭人体肌表,正气便如同英勇的战士,挺身而出,奋力抵抗。这场战斗不仅限于体表,它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体内部的和谐与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正气过于集中于体表,就可能导致里气(即人体内部的气机)出现紊乱,胃气也因此受到影响,逆而上冲,形成呕逆的症状。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太阳病患者都会经历呕逆的困扰。这其中的原因,既有患者体质的差异,也有病情轻重的不同。有的人体质强健,正气充沛,能够迅速而有效地将病邪驱逐出境,自然就不会出现呕逆等里气不和的症状;而有的人则可能因体质虚弱或病情较重,正气在与病邪的交战中力不从心,导致里气受扰,呕逆随之而生。

    在中医的脉象学里,“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句话如同一张精准的地图,引领我们穿越错综复杂的病情迷雾,直指伤寒病邪的所在。这里的“脉阴阳俱紧”,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阴阳两界都紧绷着弦,而是中医对脉象的一种专业描述。

    具体来说,“脉阴阳”指的是寸、关、尺三部脉象,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上、中、下三焦,是中医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来源。而“俱紧”,则是指这三部脉象都呈现出一种紧束、有力的特征,仿佛冬日里紧绷的琴弦,预示着体内正邪交争的激烈与紧张。

    紧脉,作为中医脉象学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主寒、主痛,是伤寒病邪侵袭人体肌表,正气奋力抗争的直观体现。当寒邪束表,正气欲驱邪外出而不得时,脉象便会呈现出这种紧束有力的特征。因此,当我们在太阳病患者身上触及到这种“脉阴阳俱紧”的脉象时,便可以结合其恶寒、发热、体痛等典型症状,作出“伤寒”的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的诊断是一个综合判断的过程,它不仅仅依赖于脉象的单一信息,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