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作为外感疾病的初期阶段,常表现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症状,其病机多责之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项背强几几”,形容的是一种项背部肌肉拘紧不舒,甚至强直难以转侧的状态,这往往是由于风寒之邪影响太阳经脉,尤其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项背部的缘故。
而“反汗出恶风”则是此条文的特别之处,一般而言,太阳伤寒证(纯寒无热)应无汗,但此处出现汗出,且患者恶风明显,这提示病邪虽在表,但已有化热趋势或患者体质偏虚,卫阳不固,以致腠理开泄,汗出。
针对这一复杂病情,张仲景先师提出了“桂枝加葛根汤主之”的治疗方案。桂枝加葛根汤,顾名思义,是在桂枝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的基础上加葛根而成。桂枝汤本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剂,对于太阳中风证(有汗、恶风)有良好疗效;加入葛根,则能增强解肌发表之力,并以其升发清阳之性,缓解项背强急不适。
对于“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的患者,采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旨在通过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升阳舒筋的方法,达到驱邪外出、恢复机体平衡的目的。这一治疗原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也是《伤寒论》中灵活运用经方治疗外感疾病的典范。
原文: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桂枝加葛根汤方”中包含了麻黄这一成分,我首先得说,这确实是一个比较特别的组合,因为传统的桂枝加葛根汤并不包含麻黄。不过,在中医药的广阔天地里,医生们常常会根据具体病情灵活调整方剂,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个特定的方剂组合,我们不妨从理论上探讨一下它可能的药理作用。葛根作为主药,以其解肌舒筋、升阳止泻的功效着称,对于缓解项背强急不适有着良好的效果。而麻黄的加入,无疑增强了该方剂的发汗解表能力,适用于那些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或表证未解而又有里热的患者。麻黄的使用需谨慎,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轻重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