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即茯苓、芍药、生姜(已切好)、白术和附子(已炮制好,去皮,破成八片)。这五味药材是本次煎药的主要成分。
以水八升,煮取三升:这句话描述了煎药的过程。首先,需要准备八升水(约合现代计量单位的8升,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根据药材量和煎药器具进行调整),将五味药材放入煎药锅中,然后用武火(大火)煮沸,再改用文火(小火)慢煎。煎药的时间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所需药效来决定,直到将药液浓缩至三升(约合现代计量单位的3升)左右。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以确保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溶解在水中。
去滓:煎煮完成后,需要将药液中的药渣(即药材的固体部分)去除。这个过程通常通过过滤或倾倒的方式实现,只保留清澈的药液部分。
温服七合:将去除药渣后的药液分次服用。这里提到的“七合”是古代容量单位,约合现代计量单位的07升或700毫升。由于药液总量为三升,因此通常需要将药液分成四到五次服用,每次服用量约为七合。在服用时,需要将药液加热至温热状态,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胃肠道。
日三服:这句话指的是每天需要服用三次。根据药液的总量和每次的服用量,可以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如早、中、晚各服用一次,或者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