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网游动漫 > 人人都能读懂伤寒论 > 第6章 (23)小柴胡汤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病症(1/4)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中风”,意味着在伤寒病发病后的五六天,又感受了风邪。此时,病情变得复杂,出现了往来寒热的症状,即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这是少阳病的特点。

    当邪气(如外感病邪或内生郁热等)侵扰少阳经时,会导致少阳经的经气不畅,进而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肝胆疏泄不利,则容易出现胸胁部胀满不适的感觉,这是因为少阳经循行于胸胁部位,其经气受阻自然会引起局部的不适。

    同时,少阳经的邪气还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导致脾胃之气升降失常,进而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受损,自然会影响到人体的消化吸收和新陈代谢。

    至于“心烦喜呕”的症状,则与少阳火郁和胃气上逆有关。少阳火郁,即少阳经的火热邪气内郁不得发散,容易引起心烦意乱等情绪变化。而胃气上逆,则是由于少阳经的邪气影响到胃的正常功能,导致胃气不能正常下行而反向上逆,进而引发呕吐的欲望。

    胸中烦而不呕:这是由于少阳经邪气内郁,导致胸中气机不畅,产生烦闷不适的感觉,但并未影响到胃的正常功能,因此不出现呕吐。

    渴:少阳病邪热内蕴,灼伤津液,故患者常有口渴之感。

    腹中痛:少阳经邪气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气机不畅,可能出现腹中疼痛的症状。

    胁下痞硬:少阳经循行于胁肋部,邪气侵袭该部位,导致气血瘀滞,故胁下可能出现痞硬不适。

    心下悸、小便不利:这是由于少阳病邪影响到心肾两脏的功能,导致心气不宁、肾气不化,进而出现心悸和小便不利的症状。

    不渴、身有微热:少阳病邪虽热,但未必伤及津液,故患者可能不渴;同时,邪热外散,可能导致身体微热。

    咳者:少阳病邪若影响到肺脏,导致肺气失宣,则可能出现咳嗽的症状。

    对于这一系列症状,“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具有和解少阳、疏肝和胃的功效。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