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二·大理喜洲镇)
第一折·龙抬头
寅时三刻,洱海水面腾起青雾如纱。燕蘅将刚满月的澹台绫裹在火浣襁褓中,抱至廊下观星。婴孩粉藕似的小手无意识抓挠着布料,晨光穿透湿润的空气,在襁褓上晕出浅金的鳞纹。\"绫儿看,苍山龙脉今日抬头。\"燕蘅指尖轻点女儿鼻尖,忽见襁褓上水痕竟自然晕成游龙形状,龙首正对着玉局峰方向。
忽闻破空之声,南宫璇玑的九曲锁银链自檐角掠过,链头银铃轻响:\"这丫头的襁褓倒成了星图。\"链身倒映的北斗七星恰好嵌入龙纹双眼,恍惚间似有星火流转。燕蘅抚过布面暗纹,忽觉指尖微烫——那是几年前她出海带回的火浣布,经南诏巫祝祭炼,此刻竟泛起类似活物的温度。
第二折·市廛试巧
辰时,三月街的石板路上飘着马帮铜铃。澹台绫伏在母亲背篓里,啃咬着银锁流苏。火浣布边角垂落,无意中浸入染匠李十三的板蓝根缸。刹那间,靛蓝如活物般攀附上布料,在晨雾中变幻出洱海晨雾的层次。\"小娘子这布!\"李十三丢下搅棒,\"比我九蒸九晒的月蓝还要灵透三分!\"
话音未落,林望舒的机关竹鼠\"吱吱\"窜过布摊。这竹制机关兽是林氏祖传的验物器,铁齿所触之物若有杂质,便会发出警报。此刻竹鼠却反常地用铁爪勾住布角,在绫儿眼前摇晃。婴孩咯咯笑着去抓,火浣布竟如活物般裹住旁边的米袋。待燕蘅解下布料,米粒簌簌落尽,袋底露出半块掺沙的石头。
第三折·庖厨弄锦
未时,厨房飘着青梅香。燕蘅将火浣布铺在竹匾上晾晒梅干,澹台绫在灶台边的摇床里挥舞小手。忽然\"啪\"的一声,梅核被拍在布面,果汁晕开成未完成的苍山轮廓。南宫璇玑手持九曲锁挑着梅干过来:\"这丫头倒把庖厨当画坊了。\"
话音未落,绫儿吐出的奶泡泡正巧落在果渍中央,圆痕恰似洱海月影。燕蘅欲擦去奶渍,指尖却被布料吸住——那抹乳白竟在靛蓝底子上晕染出星图纹路。竹鼠忽然窜上灶台,用铁爪扒开《天工开物》,书页正停在\"乃服·造帛\"篇,火浣布与书中记载的\"石棉布\"图文隐隐重合。
第四折·星夜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