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海边,赵敏将马车留下,她在各个地方都有联络人,将马车收了回去,五个人在海边漫步。
大海浩瀚无垠,五个人都看得有些心旷神怡,只是天气开始冷了,海风吹的有些寒。
一艘大船矗立在海边,船体高大如楼,底尖上阔,船首尖锐如刀,包裹铁皮冲角,船首常雕狼头兽首,涂朱漆镶金目,桅杆悬九斿白纛与日月旗,彰显着元廷的“天命”。
船帆为“硬质竹篾帆”,帆面宽大呈扇形,可借八面来风,辅以数十支长桨,无风时仍能机动。船侧悬挂着三艘小型蒙冲快艇,这快艇轻捷如燕,用于突袭或传令。
元廷海军战船其龙骨以硬木榫接加固,两侧舷板厚实,涂刷桐油与石灰混合的防腐层,呈现深褐色。船首尖锐如刀,包裹铁皮冲角,可撞裂敌船;船尾高翘,设舵室与了望台,便于指挥。
甲板分三层:下层为桨手舱,中层为兵士作战区,上层设弩台与火器架,形成立体攻防体系。船舷架设早期金属火铳(“碗口铳”),发射铁砂或火药包;甲板放置回回炮,配重投石机,可抛掷火油罐或爆炸物又名“震天雷”,火光冲天,烟瘴蔽日。
船楼密布床弩与神臂弓,箭簇浸油点燃后成火雨;船舷暗藏拍竿,裹铁链悬巨石,近敌时猛然砸下,摧樯裂舷。
元廷战船多用于镇压张士诚、方国珍等沿海义军,大舰多倚赖征调的商船改制,而义军则善用灵活小船火攻突袭,史载“巨舰焚于蚁舟,官军溃如潮退”。
这艘船只配了十来个水手,并没有配备作战士兵。
一行人上了船,任盈盈和仪琳在陆地上待的习惯了,猛的一上船,颇有些不习惯,一阵头晕目眩,调整了好久才慢慢适应。
船上储存了大量的食物和清水,张无忌感觉够船上的人吃几个月的。
只是现在是冬季,风向并不太利于他们航行,他们降下了船帆,靠水手在下层划桨,如此行驶甚缓,赵敏担心淡水和食物不够吃,便沿着海岸航行,到了射阳县,又补充了一次清水和食物。
有一天晚上,夜里忽然起了大风,一时间风高浪急,他们的船不受控制的随着波浪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反而向东而行。
在这茫茫大海上,任凭他们武功再高,权势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