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说读书人没用,而是能够文武双全,发挥的作用更大。
看到苏轼激动的表情,陈军缓缓的开口了,“老苏,你先来吧,你和黄裳都是满腹经纶的人,有共同的话题,说不定它能够为你解惑,不足的地方,如果我们知道,作为补充。”
听到陈军的话,黄裳认真的打量着苏轼,之前倒是听说过这么一号人,但是没有什么接触,没有想到跑到陈先生的庄园了,想必也是一个不凡的人物。
随即,苏轼提出了自己许多的疑惑,众人也是一一解答。
小太监,黄裳等人也是一一提出自己各方面遇到的困惑,陈军和独孤求败高屋建瓴,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给出了比较实际的解答方式,众人也是收获颇丰。
大宋皇宫,赵煦也是在有序的推进各种制度的落实,新型技术的发展,海外拓展的计划和支援,全力保障后勤的跟上。
绝不允许前方将领的拼死奋战,开疆拓土,后勤跟不上,拖后腿和制造任何的麻烦。
如今可是大宋腾飞的时代,谁敢拖后腿,徇私舞弊,成为国家的罪人,绝不手软。
以前还有点小心思想法的各种权谋高手,如今可是非常的积极,想法也是千奇百怪,成为大宋最强的智囊团,为前方开疆拓土的将领出了许多非常老练的计谋。
这也让武将和文官打成一片,他们都知道,在赵煦的带领下,大宋盛世的时代即将到来,这个时候,任何有拖后腿的行为,都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谁想奸臣汉奸啊?如今有机会流芳千古,成为大宋腾飞的参与和开创者,谁不积极啊?
而且自家皇上那可是天纵之才,提出的许多理念,都让他们佩服不已。
不管是行军打仗的战略方针,还是制度的改革,技术的创新,百姓的生活物资方面,他们都深深的佩服。
要是让他们来想,恐怕一辈子都想不到这些主意。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眼就几个月过去了,如今的陈军可是非常的悠闲,龙象般若功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陈军有感觉,很快就能够突破到第十二层了。
而大黄,时不时的扒拉着陈军带回来的那颗黑色小珠子,似乎在思考什么,经常一只狗静静地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