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期望,成长为了一名各方面完美的皇位继承人。
后世之人因此戏说,他如果想要造反当皇帝,朱元璋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心甘情愿的把皇位让给他。
地利和人和全都被朱标一人占完了,或许正是天妒英才。
洪武二十四年,时年38岁的朱标病逝在了考察建都事宜的回京路上,未能完成成为大明皇帝的夙愿。
明朝最强亲戚户方孝孺曾作诗:“宗社千年恨,山陵后世光。”
认为朱标之死是明朝宗庙的千年之恨。
程宇心中暗叹,像朱标这样的人物,若能多活些年岁,大明的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
但命运无常,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无法阻挡。
朱元璋瞧见程宇若有所思,下意识地开口问道:“程真人,你可知道我家标儿将来如何?”
“是否使我大明更加繁荣昌盛啊?”
标儿今年十三岁,已经能够顺利完成外出替咱回乡祭祖的事情,将来当了皇帝,想必能力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再说了,有老子我给他先打下一个厚实的基础,他将来不说是个太宗,高宗应该是有的。
朱元璋心里对朱标的喜爱几乎溢于言表。
马皇后、徐达、常遇春也转头看向程宇,他们也很好奇这大明未来的皇帝,现太子朱标是什么命运?
程宇来到众人身旁,轻笑道:“我可不怎么喜欢在他人身后谈论他的未来,等陛下和皇后娘娘将朱标带过来,咱们再聊吧。”
朱元璋一怔,旋即大笑道:“程真人倒是个妙人,也罢,那就等待标儿来后,再听真人高见。”
马皇后心底微沉,似乎是出于做母亲的直觉,她觉得儿子的命运似乎不会像他们想的那样一帆风顺。
徐达和常遇春对视了一眼,两人并未言语,要知道,这可是关乎大明未来之主的事情,一不小心说错话,谁知道自家会不会遭殃。
一时间,气氛有些尴尬。
为缓气氛,程宇随即笑道:“太子既然不在场,你们不想知道你们各自将来的命运吗?”
听到这话,常遇春郁闷地撇了撇嘴。
咋一下子又聊到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