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牒”。
夏侯家主反复看了看书信,又瞧了瞧自家这满心吃了砰砣,非要跟着曹家那混小子的傻小子,最终无奈地叹了口气,点头同意了。
就这样,夏侯渊背着行囊,欢欢喜喜地加入了曹家的回京队伍。
这次回京,曹家带了一百余车行李,其中有大半是金银财物,随从一百多人,还有二百军士保护。
从谯县到洛阳主要通过陆路交通,经陈留、浚仪(开封))、荥阳再到洛阳最出名的关隘——虎牢关,最后抵达洛阳。
曹操当然不是第一次去洛阳,相反他常去洛阳,陪伴在京为官的父亲。
但是以往,曹操可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沿途风景,可这一次,他的目光更多地落在了沿途的那些穷苦黔首身上。
一日,路过一个遭饥荒的村落,只见村子里房屋破旧,百姓们面黄肌瘦。
曹操亲眼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叟,衣服打满补丁,躺在大路一旁,眼神空洞地望着大路上的行人。
他的身旁,几个孩子饿得有气无力,不知是冷是饿,紧紧靠着,蜷缩成了一团。
而这样类似情况的人每走几步路就能看到一个。
曹操见状,立刻吩咐家仆停下,打开一车行囊,把干粮和一些衣物分给百姓。
家仆们面面相觑,毕竟以往出行可没干过这事儿。
但看到曹操坚定的眼神,也只好照做。
曹嵩看着儿子的举动,微微皱了皱眉,却没有出声阻止。
若是换做以前,曹嵩早就无视曹操,将其赶到马车上去了。
救得了一人,能救得了天下?
救济百姓是可以,收下当狗,不也是救?
何况你明着救
随行士兵脸色各异。
夏侯渊更是像个仗义疏财的游侠似的,跑来跑去,帮着分发东西,嘴里还念叨着:“大伙都别着急,都有份儿,都有份儿!”
沿路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花,不停地向曹操等人道谢。
就这样,走走停停,多日赶路,他们终于抵达了洛阳。
在安顿好之后,曹嵩便借助关系,将举孝廉的曹操,安排进入太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