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批文物就有“贵妃私用“铭文。
蒙曼《大唐气象》也指出,荔枝道实际上是玄宗为满足自己“八百里加急“的军事化运输癖好所建。
再论,没有资料记载她主动影响唐玄宗的施政方略,主动干预唐朝政治。
有人说,那奸臣杨国忠上位一事,她难道没有影响吗?
有!但更多的只是光环效果以及抱团取暖。
毕竟,她可是皇帝最宠爱的贵妃,你见过哪个受宠爱的贵妃,其亲族没有当上高官的。
外戚能共享贵妃光环,也要为贵妃在宫里的地位做扶柄。
明明唐玄宗自己把政治搞坏掉,一手牌打得稀烂,却反过头把锅都扣在女人身上,这是不公正的。
《明皇杂录》载:“(贵妃)每见帝与大臣论政,即屏退奏琵琶自娱。”
就连安禄山755年反叛檄文中列举杨国忠罪状二十条,无一字提及贵妃。
在他看来,杨贵妃是鼎盛王朝的一个标志,是盛唐时代最绚烂的花朵,她因为盛唐到来而绚烂,最终也会随盛唐离去而凋谢。
杨贵妃很大,大到整个唐代都容不下,杨贵妃很小,小到只有一副棺材就可以装下,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却需要美人顶罪。
可笑,可笑。
当程宇正面看到彷徨的丽人的时候,一时间竟无语失声。
他忽然想起《酉阳杂俎》里说玄宗曾命画师描摹贵妃醉态,可那些丹青圣手最后都掷笔长叹——原来真正的绝色,原是画不出三分神韵的。
“云想“他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将李白的诗句和唾液一齐咽下。
眼前十九岁的杨玉环,身着轻薄的睡服,那柔软的布料贴合着她的身体曲线,隐约透出《簪花仕女图》里都未曾描绘的曼妙轮廓。
领口微微敞开,露出如天鹅般修长白皙的脖颈,颈后未施粉黛的肌肤上浮着细汗。
这让他想起《长安志》里记载的华清宫温泉,蒸腾的水汽也曾这般朦胧过这具海棠汤畔的玉体。
睡服的裙摆随着微风轻轻飘动,若隐若现地露出她纤细的脚踝,宛如仙子下凡。
然而,她脸上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梨花带雨的模样更添楚楚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