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文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时空食堂:开局喂饱朱元璋 > 第114章 苏轼:“不愧是我!”(2/4)
逐句地研读起来,试图从字里行间寻找到一丝熟悉的感觉。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念着念着,他的声音渐渐低沉,“这诗中满是落寞与无奈,还有那对时光流逝、命运坎坷的喟叹,实在不像是我平日里的心境。”

    这时,他脑海里突然联想起前不久程宇的话:

    “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又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

    “此后仕途不顺,屡遭贬职,最终病逝于常州,谥号‘文忠’。”

    同样是被贬黄州?

    如果这个真不是我所写,有这么巧合,有个同名同姓的人也被贬到了黄州?

    此时,程宇踱步走了过来,看着苏轼、苏辙两兄弟困惑的模样,直接一句话帮他们揭开了谜底:

    “子瞻,此诗帖正是你未来所作,名为《黄州寒食诗帖》”

    真是我写的!

    少年苏轼闻言,表情又再次僵住,不过这次他恢复的很快,摸了摸莫须有的胡须,得意道:

    “那也不奇怪了,这诗帖兼有颜(颜真卿即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作者)、杨少师(杨凝式即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作者)、李西台笔意,我如今初学颜体,之后想必又融汇了诸家之长。”

    “不愧是我!”

    苏辙:“……”

    恢复正常的兄长好像和刚才一样令人讨厌呢。

    程宇看着苏轼这般模样,不禁莞尔一笑,心中暗自感慨,这苏轼的性情果真是洒脱不羁,无论面对怎样的惊涛骇浪,总能迅速调整心态,寻得自我慰藉。

    若是寻常人知晓自己未来会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就好比生活一眼看到了头,那基本上眼里就失去了光。

    苏轼不一样,他个人调整的极快。

    难怪后世不少人把苏轼当作精神偶像,甚至是超越时代的英雄。

    这种不以物悲,不以己痛的乐观精神确实让人敬佩。

    苏轼转过身,面色有些严肃:“程先生,我虽知晓未来会有波折,可还是难以想象我是在什么精神状态下写出来的这首诗帖。”

    “这个我倒是可以和你们稍微聊一下。”程宇想起自己被病魔折磨的那段日子,“现代医学里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