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看啥产业都不好发展啊。”
林佑站起身来,拍了拍黄村长的肩膀:“黄村长,别灰心,咱们去村里走走,听听乡亲们的想法,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
他们来到一户人家,敲门后,一位老妇人打开门,得知是乡上的副乡长,显得格外拘束。
林佑微笑着,尽量让语气温和些:“大娘,我们来是想问问,您觉得咱村适合发展啥产业?”
老妇人挠挠头,有些局促地说:“啥产业啊,我家就种点土豆、玉米,别的也不懂。”
从老妇人家出来,收获寥寥,但林佑没有气馁。
接着,他们走进第二户人家,一位中年大哥正在家中。
黄村长说明来意后,中年大哥苦笑着说:“发展产业,我家跟别家没啥两样,
种些玉米、高粱、小麦,都是些不值钱的传统农作物。
要不是我老娘年纪大、身体差,我早出门打工去了。
要是乡上能在咱村发展产业,那可就太好了,我也能在家照顾老母亲。”
林佑认真地点点头:“大哥,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听大伙的想法,好结合实际做决定。”
告别中年大哥,林佑和黄村长继续沿着山路往上走。
走着走着,林佑眼前突然出现大片绿油油的植物,他好奇地问:“黄村长,这是什么?”
黄村长解释道:“这是我们村好多年前种的茶树,听老一辈说大集体的时候就种下了,
留到现在也没啥大用,春天村里人就自己采点回去泡水喝。”
林佑想起在村委会喝的茶,追问道:“刚才在村委会喝的茶,就是这个泡的吧?”
黄村长点头称是。林佑又抿了抿嘴,回味着说:“这茶挺好喝的,挺清香。”
他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涟漪,或许这片茶园能成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随后,黄村长又带着林佑走访了几户村民家,得到的答案大多相似,都是以种植基本农作物、养殖少量家畜为生。
可林佑没有丝毫懈怠,他深知,每一次交谈、每一处发现,
都可能是开启大沟乡产业振兴大门的钥匙,草原村的产业蓝图,正一点点在他心中勾勒成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