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也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张择端觉得这个建议很不错,便开始留意汴京城里的各种小动物。他看到了酒肆门口趴着的慵懒的黄狗,半眯着眼睛,似乎在享受着阳光的温暖;也看到了房檐上那只警惕地看着四周的黑猫,浑身的毛都竖着,仿佛在守护着自己的领地。他把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巧妙地融入到了画卷中,果然,整个画面仿佛一下子就活了起来,多了几分灵动与俏皮。
就这样,在不断地观察、思考、创作、修改的过程中,《清明上河图》的画卷越来越长,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张择端仿佛化身为一位导演,用他的画笔指挥着这汴京城里的千军万马,让每一个人物、每一处场景都在画卷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共同演绎着北宋时期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生活的韵味。而他自己,也在这创作的过程中,越发沉醉其中,满心期待着这幅凝聚着自己心血与灵感的作品能够早日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日子一天天过去,《清明上河图》在张择端的笔下不断地生长、完善,就像一颗种子,在灵感的滋养下,逐渐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即将绽放出最为绚烂的光彩,成为北宋乃至后世都难以忘怀的艺术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