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风的巨着出版后,其中所阐述的新天文历法体系被他命名为“麟德历”,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赞誉之声不绝于耳,但同时也引来了一些嫉妒和质疑。
长安城内的一家酒楼中,几位学者围坐一桌,正议论着李淳风的“麟德历”。
“哼,这李淳风不过是运气好,碰巧弄出了这‘麟德历’,就敢如此大张旗鼓。”一位学者酸溜溜地说道。
“就是,他的这个历法打破了传统,简直是离经叛道。”另一位学者附和着。
他们的话语被旁边的一位年轻书生听到,书生忍不住站起身来反驳道:“李大人的‘麟德历’有理有据,经过了实践验证,你们怎能如此诋毁?”
一时间,酒楼内充满了争吵声。
与此同时,皇宫中也不平静。一些保守的大臣向皇帝进谏,称李淳风的“麟德历”可能会扰乱民心,动摇国本。
皇帝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李淳风的才华,但也不能不顾及大臣们的意见。于是,皇帝决定在朝堂之上举行一场辩论,让李淳风和反对他的学者们当面交锋。
辩论的日子很快到来,朝堂上气氛紧张。李淳风昂首挺胸地走进大殿,面对众多质疑的目光,毫无惧色。
反对他的学者首先发难:“李淳风,你的‘麟德历’违背了先人的智慧,实乃大不敬!”
李淳风微微一笑,从容应对:“先人的智慧固然重要,但时代在进步,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的‘麟德历’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多年的观测和研究。”
他拿出自己的观测记录和推算结果,一一向众人展示,清晰地阐述着“麟德历”的观点和理论依据。
双方你来我往,辩论激烈。李淳风凭借着渊博的知识和出色的口才,逐渐占据了上风。
就在这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者站了出来:“李淳风,就算你的‘麟德历’在理论上说得通,但实际应用中能有多大效果?”
李淳风早有准备,他说道:“大人,不如我们现场进行一次天文观测和推算,以验证我的‘麟德历’。”
皇帝点头同意,众人来到皇宫的观星台。
李淳风熟练地操作着仪器,进行观测和计算。不一会儿,他便得出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