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控时代 · 第379天 · 印度·新孟买 · 公共空间合议所】
窗外是灰黄交错的城市清晨,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香料、燃油、咸水与正在蒸腾的生活气息。新孟买合议所位于三层老旧商场楼顶,由两间仓库改建而成,天花板上还挂着斑驳褪色的雨布,但在空间投影机亮起的一瞬间,屋子里就像被点亮了一整个宇宙。
“我还是觉得第七条不够好。”
穿着蓝色沙丽、皮肤黝黑的女教师丽娜皱着眉,指着系统投影中的共建宪章提案,轻轻敲了敲桌面。
“‘系统不得默认用户意图’,这句话在咱们社区根本行不通。你们又不是不知道,瓦拉是那种连上厕所有时候都需要ai推荐纸张品牌的人。”
“她要是每次都被问一遍‘你确定?’,她就得崩溃。”
一群人笑了起来。瓦拉坐在对面,一边剥着煮花生,一边翻了个白眼:“我崩溃的是有人非得把每一件事都写成‘哲学’。”
“我只想知道我该买哪种鸡蛋,哪个不贵、不坏、不会让我老妈骂我‘乱花钱’。”
“我不需要被尊重思考权。我就想有人告诉我,‘选这个,不错’。”
这时,站在一旁、背着手的合议会初级协调员——一个戴着圆框眼镜、年纪轻轻的尼泊尔程序志愿者——走过来,笑着说:
“瓦拉女士,如果你愿意,可以在‘简约反馈模式’中启用‘低干预推荐权限’。”
“系统会记录你的偏好,在不违反宪章的前提下,给出你熟悉的决策方式。”
瓦拉眉头一挑:“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系统知道你懒,但它尊重你的懒。”
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这就是觉醒空间如今的样子。
它不完美,甚至有点“啰嗦”,偶尔还会“情绪化”地向你弹出一段建议理由、历史判例、社区评分、合议用户投票倾向等一大堆参考信息。
但它已经学会了慢下来,等待你说完,才做判断。
而在合议所的楼下,一家咖啡馆内,一名来自南非约堡的年轻摄影师正翻阅当天的“系统思维轨迹报告”。
“你们南亚社区对‘公众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