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粮食本下来后只有贾东旭母子,秦淮如和棒梗儿都没有。
秦淮如嫁给贾东旭的时候,户口是没有迁过来的。由于刚进行土改没多久,农民都分到了土地。
几千年以来人们对土地的执念太深了,谁都不想把刚到手的土地再退回去。
因此贾张氏极力反对秦淮如迁户口,迁了户口土地就要退回集体。本着占便宜的思想,保留户口土地每年多少有些进账。
娘家亲戚谁种了都会心照不宣给些东西,这几年贾家也心安理得的享受着不劳而获。
贾张氏口中的“大户人家”可能就是这么来的。其实刚土改的时候,贾张氏就有回老家分土地的想法,只是被上面驳回了!
你丫在城里生活了这么久,男人又是工人。看到农村分土地就要回去,哪有这么好的事儿?当时还是军管会的街道办直接把贾张氏的要求给退回。对此贾张氏还耿耿于怀!
等到秦淮如的时候,贾张氏可算如了意。
所以到现在秦淮如都还是农村户口,而棒梗儿因为户口子随母的政策也在农村。
贾家众人看着手上的粮食本,他们已经发现有些不对了,却又没找到具体原因,只是隐隐感觉有些不踏实。
“妈,你说要不要把淮如棒梗儿的户口迁到城里来?他们俩可没有定量,万一有啥事儿我们这点定量可不够吃啊!”贾东旭问道。
贾张氏瞪了贾东旭一眼“迁什么迁,地不要了?前两天隔壁院老谢还从乡下买了不少粮食回来,不够吃我们也可以这么干。”
贪欲战胜了理智,就是贾张氏此时的状态。
贾东旭听他妈的话也不言语了,秦淮如倒是想说点什么,只是家里没她的话语权,张了张嘴还是没有说出口。
得!贾家最后改命的机会让贾张氏给抹杀了!
贾家要是现在迁户口还是可以办的,等到明年政策变化,农村收回个体土地,搞集体生产吃大锅饭。
那才是想迁户口都迁不了了,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的天堑就此开始,几十年都不曾改变。
农村人进城只有读书考出来,当兵等几条路。当兵也不是都能留城的,多数人还是回了老家。至于买工作,当上门女婿这些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