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霄和那部《沉默的证人》的名声搞臭!”
“我要让所有人都觉得,他不过是花钱买来的好评,是公关运作!”
“就说他表演痕迹过重,用力过猛,匠气十足!”
“还有,那部电影,就往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方向去引导!”
“重点攻击他歪曲现实,是为了迎合西方,博取那些洋大人的眼球!”
徐国强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务必在戛纳颁奖之前,把这盆脏水给我泼透了!”
“是!老板!”心腹们应道,眼中闪过狠辣。
很快,一场针对林霄和沉默的证人的大规模网络抹黑行动迅速蔓延开来。
国内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影视论坛,一夜之间涌现出大量的负面评论和所谓的深度分析帖。
“呵呵,戛纳好评?谁知道砸了多少钱公关?资本的力量罢了。”
“看了片段,林霄演得太用力了,浑身都是戏,反而假得很。”
“这种故作高深的文艺片,除了拿去国外骗奖,还有什么意义?”
“为了迎合西方审美,故意拍些阴暗面,真是丢人现眼!”
这些言论迅速污染着网络环境,试图混淆视听,在网友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
更阴险的是,通过一些被收买的海外华人自媒体账号和小报记者,这些负面论调也被散布到了国际电影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他们妄图影响国际影评人和评委的观感。
京城,某媒体公司办公室里,资深媒体人周正看着屏幕上那些论调和水军痕迹,眉头紧紧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