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屿温和回应,“是的,夫子,我想要回白云书院继续读书,打算参加明年的院试,希望夫子能够收下我。”
“离开书院这三年有好好温习功课吗?”严夫子沉声问道。
“当年爹娘突然过世,学生一时无法接受,意志消沉了一段时间,为了养活小弟不得不辍学归家,赚钱养家的空闲我都会看书,未曾松懈,而今家中日子渐好,学生便想继续学习。”
赵书屿这话说得耳热,一直暗示自己他不是原主,他前世是个兢兢业业的打工人,空闲时就在学习,商业上的、武术上的,从未懈怠,他没撒谎。
要是把原主辍学后的精彩作为讲给严夫子听,这白云书院可就别想进了。
严夫子听他这样说,语气稍显温和,毕竟赵书屿曾经也是他的得意门生,只要他肯好好读书未来必不会差的。
“你刚刚说要参加明年的院试?”
赵书屿颔首,恭敬应答。
严夫子语带诧异,“距离明年院试只有不到七个月的时间,你三年未曾好好进学,有把握考过?”
“不敢说有绝对把握,学生想要下场试试。”赵书屿谦虚的说道。
严夫子轻笑出声,果然是少年人啊。
“院试的难度不是县试和府试可以比拟的,你有自信是好事,但切记不可狂妄自大,读书需得脚踏实地,等你入学后我在好好摸摸你的底。”
赵书屿闻言一喜,这意思是收下他了,“是,学生一定好好学习,”
想到楚宝玉盯着楚家房子的事,赵书屿又道:“学生想要两日后再入学,家中有些事务想要料理清楚方能回来安心读书,望夫子应允。”
严夫子想到他弟弟尚且年幼,主动问道:“你弟弟今年应当有六、七岁了,可有启蒙?”
“学生有在家教弟弟识字,三字经、千字文也有教些。”赵书屿听他问起弟弟,如实说道。
严夫子点头,给出建议,“若是家中无人照料,你可以带他来书院参加入学考试,若是能通过便可和你一同读书。”
“学生正有此意,多谢夫子指点。”赵书屿很是感激,回去就把赵书岩的课表安排起来。
之后严夫子又是一番叮嘱,让赵书屿心里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