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更是好奇,他们祖辈都是靠天吃饭的贫农,有的一辈子都未见过百两银票。
最开始挑起话题的大叔大胆猜测,“我听说赵童生之前的大房子就花了两三百两,这次建这么大的不得花费个千八百两啊?”
一个婶子听到这话,激动的说道:“嘶!一千两?这放在一起得压死人了,赵童生竟这么有钱了?”
又有好事者八卦的说道:“那可不,砖瓦材料、人工都是钱,我哦听说单是这二十亩宅基地就花了七十多两银子呢。”
“是啊,这赵童生也不知是做什么一下子赚这么多银子,咱们都是一个村的乡亲们,竟然都不带带咱们这些长辈,真是一点孝心都没有?”
原本的议论中都是感慨和羡慕,这酸溜溜又带着挑唆的话一出,几位议论的村民瞬间禁声朝发言者看去。
一位婶子一看是赵书屿隔了几房的叔叔赵青的媳妇宋氏,看向她嘲讽的说道:“我说赵青家的,你这话可就有趣了,人家赵童生有本事赚钱,和你有什么关系,我们只是一个村的乡亲,可算不上是赵童生的长辈,你这是眼红人家会赚钱又想使歪心思呀?可别带上咱们啊,”
“是啊 ,我说赵青家的,你可就别再闹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的事你干得可够多了,那次不是你丢人现眼,为你家几个儿子积点德吧,可别闹得一个儿媳妇都娶不到啊。”另一个婶子立马跟上嘲讽,言辞犀利,明显都不喜欢宋氏。
旁边禁声的大汉们偷笑出声。
宋氏青着脸,扬声撒泼,“笑什么笑,老娘又没说错,我家当家的可是赵书屿的亲叔叔,我就是他的亲婶婶,难道不是他的长辈,也怪赵川两口子短命,死得这么早孩子都没教好,尊重长辈、孝顺长辈都不懂,亏他赵书屿还是个童生,书都读到狗肚子去了,赚了点银子都花在这些没用的东西上,不知道孝敬些我们这么长辈。”
这话一出,周围闲聊的村民面面相觑,对宋氏的话很是震惊。
现场寂静,宋氏见自己的一番话说的众人不敢再搭腔,很是得意。
“老娘说的没错吧,咱们就应该一起去找族长,都是赵氏子孙怎么能就他一个人过好日子,要我说啊,有这建房子的银子给咱们每家分一些,咱们不都能过好日子了。”宋氏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