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博武沉默的听着赵书屿的话,手指摩挲着黑木匣子上的繁复花纹。
“小岚是京都宁安侯府的二公子,我捡到他时并不是第一次见到他。”
赵书屿惊讶,两个身份地位相差千里之遥的人之前是在哪里见过。
“我十七岁那年,跑商途径幽州,在那里第一次见到小岚,当时他像一个神仙般出现在我面前,不止救下我的性命还帮我保住全部货物。”
楚博武将往事娓娓道来。
总结下来,这是一个富贵小少爷于危难之际拯救被迫害的农家少年郎的故事。
楚博武当时跟着几个游商一同去幽州卖货,再从幽州进购商品运回临安府附近的几个州府贩卖,原本一路上都很顺利,出幽州没几里地遇到两群人在交战。
领队担心波及到他们,带着他们抄小路走,结果他们带的东西太多引起那些人注意,原本在交战的两批人不知为何突然停战,全都朝商队扑杀而来。
众人四散逃命,却还是一一惨死在屠刀之下。
楚博武当时已经认命了,追杀他的那人长剑高高扬起,只差一点便砍在他的脖颈之上。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红衣少年骑着马带着一队黑甲护卫从山间岔道奔袭而下,尘土飞扬间,一支羽箭飞射而出,将楚博武救下。
随后,红衣少年骑着马走到双膝跪地、满脸泥沙的楚博武身边,朗声询问他是何人,为何出现在此地。
楚博武记得红衣少年额头上系着一根两指款的红色发带,整个人英姿飒爽,像个少年侠客。
在知道楚博武的身份和来历后,少年安排黑甲护卫护送他离开,还把当时商队所有的物资都让他带走了。
对于红衣少年而言,楚博武只是他顺手救下的一个陌生人。
对于楚博武而言,当时才十四五岁的小少年坐在高头大马之上,弯弓一箭射偏即将落在他脖颈上的长剑的样子,和救苦救难的菩萨没有区别。
再次见面便是一年多后,楚博武在青山村捡到身受重伤的宁如岚。
当时的宁如岚身着锦衣华服,额间有颗醒目的孕痣,楚博武见他和救命小神仙长的那么像,还以为是救命恩人的弟弟,便将人带回家。
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