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明正值多事之秋,辽东建奴作乱,昨日我刚从内阁首辅孙阁老处听闻,四川土司奢崇宁即将反叛。
对此,朝廷必须早做准备。
依老夫之见,此次恩科武举,定要大办特办。
往年武举,向来不受朝廷重视,自大明开国二百六十载以来,武举连殿试都没举行过几次。
所以,这次恩科武举,应当增设殿试,以选拔真正的军事人才,为朝廷效力。”
江宁微微颔首以示赞同。
此时,李邦华再度开口,神色凝重道:“往昔朝廷武举,皆先考策论,后试武艺。
依老夫之见,此次恩科武举不妨改为先考武艺,后考策论。
当今局势动荡,朝廷所需者,不仅有运筹帷幄的将帅之才,冲锋陷阵的猛将亦不可或缺。
再者,京城之中所有勋贵子弟,均须尽数参加此次武举。”
江宁听闻李邦华提议京城所有勋贵子弟都要参加武举,当即眉头一皱,说道:“李大人,本官在这京城也算人脉颇广,对勋贵之家也多有了解。
实不相瞒,那些勋贵子弟,平日里吃喝玩乐、寻花问柳,可谓样样精通。
若叫他们参加武举,只怕是去丢人现眼,真正有才能的,实在是没几个。”
李邦华听了这话,抚着胡须,笑着说:“江大人,你有所不知。
自从土木堡那场战役之后,那些有世袭爵位的勋贵家族,势力就一落千丈。
从那以后,他们很少有机会带兵打仗了。
这样一来,他们家里的子弟每天就只知道吃喝玩乐,啥真本事都没学到。
可老夫就不信,咱们大明朝都建立260年了,对这些勋贵家族那是恩宠有加,他们家里就真找不出几个有出息的孩子?
而且,老夫提议让所有勋贵子弟都来参加武举考试,倒不是说指望从他们里头选出特别厉害的人才,主要是给那些勋贵们一个盼头。”
江宁这下算是听明白了,敢情李邦华是想激励这些勋贵,让他们有上进的心。
他心里忍不住苦笑,自己平时也留意过这些勋贵,他们啊,正事是一点不沾边,歪门邪道却样样在行。
这时,李邦华接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