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学子没有一个不是面黄肌瘦,身形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将他们吹倒。
原本朗朗的读书声,在这一张张憔悴面容的映衬下,也显得有些有气无力。
江宁都震惊了,以为自己跑错地方,来到难民营了 。
江宁满心疑惑,开口问道:“王大人,为何这些学子个个面黄肌瘦?
莫不是国子监缺粮了?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学子。
朝廷也不至于穷成这样吧?”
王少辉一脸严肃,赶忙回应:“江大人有所不知,下官也是前不久才担任国子监祭酒。
此前,这些学子都被惯坏了。
下官大力整顿后,依照太祖年间的标准来要求他们,在饮食方面严格把控。
他们一时难以适应,所以才这般模样,过段时间适应之后,保证一个个生龙活虎的。”
江宁听完,一脸懵逼,当场愣住。
这时,李邦华赶忙笑着出来解释:“江大人有所不知,太祖爷那时候,为了不让学子们好逸恶劳,不知百姓疾苦,特意规定每隔十日,才能吃一顿精粮,平日里都是吃粗粮。”
江宁听了,不禁感到好奇,当即提出要去国子监的伙房看看。
这一看,可把江宁惊到了。
只见锅里满满一锅食物,有猪肉、鸡肉,还混着萝卜、白菜。
可再仔细一瞧,这哪像给人吃的饭,简直就是猪食,里面还掺杂了不少麦糠。
紧接着,开饭时间到了,一众学子无奈地排起队去打饭,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不情愿与难受。
而王绍徽正带领着一帮官员,手里紧紧握着戒尺,神情严肃地来回巡视。
只要有学子胆敢浪费粮食,或是对饭菜提出意见,二话不说,板子立刻就会落下去,直打得那些学子惨叫连连 。
这时,李邦华凑近江宁,低声说道:“江大人有所不知,这王绍徽不久前是走了魏公公的门路,才谋得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
江宁顿时恍然大悟,闹了半天,原来这王绍徽是自己人。
江宁在周围仔细转了一圈,竟意外发现了一个熟人——侯方域侯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