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说着,直接站起身来,目光犀利地质问袁崇焕:“那你且给朕说说,熊廷弼和洪承畴要怎样做才不算拥兵自重、耗费钱粮?
难道要他们二人立刻发兵,将努尔哈赤一举拿下不成?”
听到朱由校的质问,袁崇焕心中暗喜,他觉得这是个绝佳的表现机会,若能借此让皇上赏识,说不定就能获得进步。
于是,他激动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辽东现有十七万兵马,钱粮充足,熊廷弼与洪承畴前段时间虽打了一场胜仗,斩杀建奴近万人,却终究未收复一寸土地。
若朝廷能选用贤能之士,此刻辽东只怕早已尽数光复,努尔哈赤恐怕也已被押解回京师受审,哪还会有如今这许多麻烦事!”
袁崇焕这番大言不惭的话一出,英国公张维贤惊得目瞪口呆,陈策、沈有荣这两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也愣在了当场。
他们实在难以想象,袁崇焕竟能说出如此夸张的言论。
朱由校同样被惊到了,虽说以大明朝廷的实力,并非完全没有彻底光复辽东、擒获努尔哈赤的可能,但如今大明需要兼顾的地方太多。
沿海地区局势不稳,北方省份更是连年天灾,需要救济,西南土司奢崇明已经扯旗造反。
若是朝廷贸然对辽东发动大规模战争,倾尽国力去对付建奴,且不说能否成功,单是百姓就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负担。
一旦钱粮耗尽,百姓极有可能揭竿而起,到那时,大明的根基都将被动摇。
到时,内忧外患,种种危机如乌云般笼罩着大明。
朱由校光光是想一想,便觉一阵后怕,同时心中的怒火也愈发旺盛。
他怒目直视袁崇焕,厉声质问:“你且给朕说清楚,究竟要如何一举荡平辽东的建奴?”
听闻朱由校这般质问,袁崇焕愈发激动,神情亢奋地说道:“陛下,微臣虽不才,却愿请旨督师辽东。
只需陛下将辽东所有兵马交付微臣节制,还有朝廷新设立的东江镇那五万兵马也归臣调度。
且保证粮饷充足,微臣敢向陛下立下军令状,五年之内,必定尽灭建奴,收复辽东失地,将努尔哈赤生擒,押送京师,献于陛下跟前!”
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