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打土坯的还是垒院墙的,都是古道村的村民。
尽管他们家离林梦芮家并不远,回家吃饭的路途也不算太远,但由于每家每户的作息时间不同,因此他们各自回家吃饭的时间也各不相同。
在那个时代,村里人互相帮工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矩。
通常情况下,如果给同村人帮工,主家要么提供饭菜,要么支付工钱,很少有两者都提供的。
然而,林梦芮却做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决定——她既愿意支付工钱,又愿意提供午饭。
这样的决定在人群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前段时间,林梦芮利用系统商城,通过收购野菜和菌菇,已经积攒下了十几两银子。
她一直梦想着能够拥有一套大宅院,而这些银子,就是她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等院墙垒好之后,她就可以开始着手建造那座砖瓦房了。
现在,林梦芮通过支付工钱和提供一顿中午饭,来适当展现一下自己的财力。
她知道,这样做不仅能够表达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还能够在村里树立起自己的良好形象。
她希望,当她开始建造砖瓦房的时候,村里人不会感到太惊讶,因为到那个时候,大家已经在潜意识里知道林梦芮是有积蓄也是有能力的。
给林梦芮家打土坯和垒院墙的帮工,加上林梦芮一家四口,总共19个人聚集在她家的院子里忙碌。
林梦芮拿出了秤,仔细地量出了6斤糙米。
糙米经过仔细的淘洗,去除了杂质,然后被倒入了一口大锅中,准备开始蒸煮。
这些天,林梦芮忙得不可开交。她不仅要收购村里的野菜和菌菇,还要打土坯,为建院墙做准备。
此外,她还抽出时间教孩子们识字,传授知识。
由于这些繁忙的事务,林梦芮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镇上采购生活用品。
因此,她便委托了经常来往于村子和镇上的货郎小哥,帮忙购买家里的必需品。
每天午饭过后,货郎小哥都会准时出现在古道村的村口,带着满满的粮食和林梦芮委托购买的生活用品。
林梦芮家的锅碗瓢盆、针头线脑,几乎都是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