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效率最大化。
比如,今天他计划借用林梦芮家的石磙来碾麦子。
那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家里的驴子从早到晚不停地拉着石磙碾麦。
除了给驴子进食,中间不能有停歇。
第二天,他按照约定把石磙还给林梦芮。
碾好的麦子混杂着泥土和麦芒,当天没有时间去分离它们,他决定第二天再安排家人去扬麦分离。
同时,由于驴子当天在家从早到晚都在拉石磙,没有时间去地里把割下来的麦子拉回家。
老村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就把当天割下来的麦子放在地里,第二天再去用驴车给拉回来。
他明白,这样做虽然会增加一些风险,麦收的效率更高了。
这样的话,他分出四个男丁,晚上住在地里,看着麦子不被人偷走。
麦子是他们一家人的生计,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老村长根据形势的变化,果断调整农忙的安排。
他总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老村长深信不疑,有了林梦芮家的石磙,他家麦子的脱粒将能提早五六天完成。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早地准备下一季的耕种,从而提高产量。
而且,由于使用了石磙,他们还剩下不少力气,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费力地用手工脱粒。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薄薄的晨雾,洒在了林梦芮家的小院里。
吃过早饭之后,林梦芮带着满满的干劲,拿起农具,领着两个儿子,踏上了前往田间地头的路。
前日,他们已经割了有七八分地的麦子,现在地里还剩下四亩二分地的麦子。
林梦芮心里盘算着,这四亩二分地的麦子,打算分三次割完,每次割一亩四分地的,这样的话,自己和三个孩子不至于太累,也能保证麦子的收割质量。
今天,他们要割完一亩四分地的麦子,用驴车拉回家,第二天再用石磙碾麦脱粒。
林梦芮深知,只有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确保每一粒麦子都能颗粒归仓。
她还计划着,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再需要六七天的时间,就能收完剩下的麦子。
到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