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过后,一艘画舫载着花轿靠在了村口大河边,卸下了好几十坛子酒后,热热闹闹的喜乐声一路吹吹打打进了陈家村,满身新衣的二丫披着盖头由大哥背着坐进了花轿,朱福带着十几个棒小伙和一个丫鬟进屋向陈友根夫妻行礼后,抬着花轿和两箱嫁妆,打打吹吹的一路上了画舫。
村头挤满了刚从祠堂前吃完午宴的老老少少,都伸着头想看看那传说中朱家少爷的风采,可是从迎亲队伍进去到出来,都找不到新郎的身影,等轿子上了船,画舫慢慢启航后,终于有人开始嘀咕起了怎么没见着新郎官啊!这疑问一直慢慢地在大家的嘴上和心里流传着。一直等到了祠堂前的晚宴开启,一坛坛开了泥封的绍兴老酒倒满了面前的酒碗,大家也把这点小小的疑问抛去了九霄云外,甘甜清冽的黄酒一下子让满天的星光摇曳了起来,陈家村又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直到深夜,残月慢慢的在东方升起,。
二丫的轿子这一路上虽然一直摇摇晃晃的,但她一点都没犯困,本来她还真担心这轿子里会多么闷热,手里紧紧的拿着鎏金的团扇,没想到这花轿中竟然有个冰盆,一个小丫鬟每半个时辰就会来换上一盆新冰,这让她很是舒适。她这一路上可是不能离开这个轿子半步的,所以从早晨起就不敢吃喝任何东西,母亲昨晚关照了她很多规矩,手上缠了一条蘸水的丝巾,只能湿一下嘴唇。
轿子始终有四个人抬着,一刻钟就会换批人,轻微且不规则地摇晃让二丫有点晕船,趁着小丫鬟又一次换冰盆的时候,二丫悄悄问了下时辰和路程,小丫鬟告诉她,路上要走近三个时辰,她也就安安心心享受这从来没有坐过的冷气花轿。
红盖头的四个流苏线头数竟然每一个是不一样的,二丫数了两遍,数得清清楚楚。
每过一个村镇,鼓乐手都要卖力的热闹一番,二丫很惊讶竟然没有一次重样的,唢呐手每次都会来一段婉转的炫技,二丫很喜欢,一曲结束,又开始期盼起了下一个村镇。
直到远处飘来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和清脆的爆竹声,鼓乐手们突然全力开动了起来,二丫知道,她人生的第二个家到了。
当花轿稳稳的落地后,喧闹声中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
迎新人咯
一只手掀起了